《我心中的好老师》征文系列报道之四

以身作则 勤奋敬业
——记艺术设计学院老师何宝通
何宝通老师是我的影视美术基础课老师,老师今年78了,身体还算硬朗,因为课程是设计《红旗谱》的场景,老师为了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活,亲自带我们去保定冉庄去参观。三天半的时间,老师早晨五点半起,晚上9点还在给我们评画,冬天的旷野里零下2度的气温,冻得大家手指通红,僵硬的都不能弯曲,老人家却站在风里挨个给我们改画。他不坐我们的马扎,怕影响我们画画,给我们改画总是先费力地坐在地上,改完画之后再慢慢地站起来。有时候,同学们看老师站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,主动站起身给老师让座,老师总是委婉地谢绝。说实话,在外面条件艰苦,我们年轻人都觉得不轻松,但何老师吃住都和我们一起,从不因为自己年龄大而搞特殊。在冉庄写生考察,何老师全程陪同,下地道,里面又低、又闷、又黑,老人家心脏不好,嘴唇都是紫的,但是为了给我们讲地道里的布置,老人家跟着我们硬是走了一个小时的地道。从地道里上来,我们个个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,看到何老师一个人扶着墙喘着气,有同学上去问老师身体行不行,老人家只是摇摇头说了句:“老啦,同学们先往前参观,我一会儿就跟上去了。”此时此刻,我们心里都默默地难过,同时也给自己鼓着劲,老师这么大岁数都这么努力地教我们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呢?
大学四年,说长不长说短不短,一恍两年过去了,我即将成为大三的学生。在河北传媒院这个学校里,我学会了很多,是这些好老师教会了我知识,教会了我做人,培养了我即将步入社会所需要的那些品质:勤奋、敬业、吃苦、耐劳。写这篇文章时我20岁了,写着这些文字,想到老师为我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,眼眶就很湿润。谢谢您,老师。
供稿: 作者: 日期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