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传媒学院关于开展 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活动的通知
各二级学院、职能处室:
为深化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,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有关任务部署和教育系统“八五”普法规划要求,教育部决定举办第十届全国学生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活动。现将我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总体要求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贯彻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,加强对学生的宪法法治教育,普及宪法法治知识,培育宪法法治观念,弘扬宪法法治精神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夯实人才和法治基础。
二、学习重点
(一)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,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。重点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、丰富内涵、核心要义、精神实质、实践要求,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宪法法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。
(二)深刻理解宪法关于国家发展历程、根本制度、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徽国歌首都的规定,持续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、国家安全法、国防教育法等法律。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,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成就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,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,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投身强国建设实践。
(三)深刻理解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义务、发展教育事业等方面的规定,认真学习宣传民法典、教育法等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,以明确相关法律规则为重点,普及大学生在家庭生活、校园学习、社会活动中所必需的法律知识,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守法意识、规则意识、诚信意识。
三、活动安排
(一)活动时间
2025年5月至12月。
(二)活动内容
1.“法治青年说”活动。通过展播往届全国学生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活动优秀选手的作品与成长经历,鼓励全体学生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、宣传法治文化、践行法治精神的故事,并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(下称青少年普法网)征集与展示。
2.“宪法卫士”行动计划。5月,在青少年普法网设立第十届全国学生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活动“宪法卫士”专栏,提供学生法治素养在线学习资源,完成在线学习的学生将被授予“宪法卫士”标识。
3.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。9月,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,联合各部门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。具体时间安排和活动方案详见青少年普法网后续通知。
4. 首届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法治情景剧比赛。情景剧参赛作品15-20分钟,参赛队伍学生数量控制在15人以内,情景剧视频请用光盘刻录并于7月1日前报送政策法规办公室,我校将推荐一组选手参加省级决赛;10月,开展法治情景剧比赛全国总决赛。
5.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 演讲比赛、法治素养竞赛。5月,在青少年普法网发布第十届活动全国总决赛赛制。在前期广泛开展学习宣传的基础上,10月省教育厅组织全省第十届大中小学生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大赛全省总决赛,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围绕学习重点内容,组织开展学讲宪法演讲比赛和素养竞赛等活动,遴选出法治素养高、综合能力强的选手参加省级大赛;我校每个类别将报1名学生参赛,参赛选手名单,经学校盖章后于9月15日前报送省教育厅。11月,开展演讲比赛和法治素养竞赛全国总决赛;除省选拔报送外,青少年普法网将设立网络风采展示通道,遴选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。各子项活动细则详见青少年普法网后续通知。
6.国家宪法日“宪法晨读”暨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十周年总结活动。12月上旬,教育部将举办第十二个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“宪法晨读”活动。届时,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将在主会场领读宪法部分条款,同时,举办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、各赛项优秀作品展示活动。各二级学院、职能处室师生通过网络视频同步直播的方式共同参与。
四、工作要求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各二级学院、职能处室要把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,细化责任分工,落实条件保障,科学制定实施方案。要健全部门协作机制,整合各方面普法需求,做好整体规划、加强工作统筹,科学安排各类法治教育宣传活动。可探索将各部门的普法工作要求整合进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法治素养竞赛等活动中,由各部门共同出题,突出针对性、实效性,强化案例普法,努力做到“题目进题库、人员不进校”。
(二)力戒形式主义。各二级学院、职能处室要避免应试化学习,不得向教师、学生摊派学习任务,增加师生负担;不得以任何形式把点击率、参与率作为考核指标,不得采取通报、排名、挂钩等方式推动;不得出现滥用应用程序和工作群组、打卡、接龙、做题、拍照、简报等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。
(三)创新方式方法。各二级学院、职能处室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、认知特点和实践需要,采取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,增强法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。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,让宪法精神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浸润学生心灵。要将法治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,营造校园法治环境,实现制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文化育人。
各二级学院、职能处室要于2025年12月5日前,将活动总结(工作亮点、典型案例或先进经验,困难和问题等)及2026年工作建议电子版发送至邮箱185526527@qq.com。
政策法规办公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
2025年5月19日
供稿: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:党委宣传部 日期: